2017年4月17日至20日,省地调院院长吴正寿、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王秉璋、副总经济师徐卫芸一行前往新疆哈密检查指导我院大水一带1∶5万六幅区域地质矿产专项调查矿调项目工作。
检查组听取了项目组就项目概况、取得的成果、进展、下一步工作安排及经费管理等情况的汇报,奔赴野外工作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观察、指导,为项目组地质矿产专项调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优化了工作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重点。检查组一致认为,该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有望在做好基础工作基础上寻找沉积变质型铁矿、火山-沉积岩型铁矿、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实现找矿突破。
检查组听取汇报
该项目工作周期为三年,2016年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野外工作,2017年于3月26日出队。累计完成了近12个1:2.5万图幅的面积性填图工作,共测制各类剖面27条,获得了较为详细的一手基础地质资料。新发现矿化点3处,矿化线索6处,基本了解其成矿地质背景、找矿标志、矿产分布规律、矿(化)体特征,初步圈出找矿靶区,提出进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为保证项目工作质量,项目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循中国地质调查局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相关规范要求,成立了质量检查小组,项目组质自检、互检率达100%,抽检30%,并认真配合上级各级部门的的定期质检。
检查组进行实地指导
该项目为地调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为进军新疆新一轮358地质勘查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燕